优秀的人,都懂得打破头脑里的“墙”
——摘自网络
“人生或工作的结果 = 思维方式 × 热情 × 能力。”
这是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在《思维方式》一书中,提出的一个公式。许多情况下,处理事情的逻辑和方法,才是带人跳出困境的首要因素。为了更好的开始,别再被自己的思维给坑了。了解以下 5 点,也许对打破你的固有思维,有所启发。
一、利他思维
你有没有发现,高情商的人更善于利他,低情商的人更善于利己。一个人情商的高低,源自利他与利己两种思维的博弈。为什么说优秀的人更善用利他思维?因为利他是为了更好地利己。之所以说利己主义者是愚蠢的,是因为他们只注重短期收益,而忽视长期的。利己者常常对人黑着脸、思维闭塞、蛮横霸道且抠门,有好东西只会独享,周围人敬而远之。表面上来看,他做了一切有利于自己的事。但他失去的是什么?他失去了周围人帮助他的一切可能性,失去了得到他人分享的可能性。因为不常交流,闭塞的他,还会失去很多关键信息源。为什么优秀的人更善于利他?原因便在于此。利他者的收益要远远大于利己者。那些愿意帮助他人,为他人提供价值的人,也会常常得到他人提供的价值。
二、迭代思维
优秀的人危机意识很强,他们明白:在这个时代,稍不注意便会落后于他人。人如果不学会迭代自己、更新自己、改良自己,失败就是分分钟的事情。就像做产品一样,产品有1.0、2.0的版本迭代。优秀的人也都善于优化个人版本。三五年过后,如果你仍旧在原地踏步,这便是最危险的事。一个人可迭代的方面有很多,每一个小小的优化,就能节约时间增大效率。优秀者的工作习惯也非一日练,是已经经过十几年的迭代,才会有今天。把自己看成一款产品,你的灵魂就是你的产品经理。现在的你,还是过去的那个老版本吗?
三、忌鸵鸟综合征
遇事总找客观因素推诿,是一个人的致命弱点。有这样一个小故事:有人问农夫:“你种麦子了吗?” 农夫回:“还没有,我担心天会下雨。”那人接着问:“那你种棉花了吗?” 农夫:“没有,我担心会有虫子吃棉花。”那人还问:“那你究竟种了什么呢?” 农夫:“我什么都没有种,这样才是最安全的。”社会心理学解释:人总是在尝试合理化自己的行为,意图为自己的一举一动找到推卸责任的解释,从而维护自己的自尊、或者减少自己的焦虑,这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。就好比鸵鸟在遭遇危险,把头埋入沙坑,视线看不到,便自以为安全。长此以往,如马太效应般,勇敢的人取得更多进步,推脱的人只能原地踏步。这也是普通人与成功者最大的区别:面对问题,是从外界找原因还是自身找原因。一个让你置身事外的借口对你来说并不是好事,它会让你离客观越来越远。
四、借力思维
中国的太极拳,有一个特点:擅于借别人的力,出自己的招。想提高效益时,只要会借力,未必要投入很多本钱。就像俗语所言:穷人靠卖力,富人靠借力,借力使力不费力。 自然界有一个“共生效应”:单棵植物往往长势不旺,但植物一起生长时,却生机盎然。因为它们能向对方借力,互相扶持枝叶,彼此挽结根系,当然能相互促进,相互赋能。工作中,我们也需要使用借力思维,经常思考,谁的业务和你共生?谁的职能和你互补?然后和他互相照拂,借力前行。这是一个互利共赢的时代,我们不但要单打独斗,还要组队作战。
五、复盘思维
“复盘”本是棋类术语,是指棋手在对局之后,复演这盘棋的走法,来检查招式的优劣与得失的关键。 在工作生活中,也是如此。如果你时常复盘,就能查缺补漏,扬长避短。正如“GRAI复盘思维法”:Goal(回顾目标)——Result(重演过程)——Analysis(分析原因)——Insight(探寻答案)。无论你做什么工作,经过复盘,都能客观地捋清业务的来龙去脉,找到要加强的环节、要改进的流程。古人说得好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很多时候,我们不知道自己的表现究竟怎样,但当我们跳脱出来,以旁观者的身份琢磨工作,我们的评判就更精准。 《大学》中说: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 张居正也说:虑定而后动,则天下无不可为之事。 如果你能带着复盘思维,静下心,深思熟虑地演练,及时详细地总结,那就必然收获颇丰,在行动中表现不凡。
|